不知不覺這篇文章竟然拖了...兩個月XDDD
在包完規則的、不規則的東西,各位紙膠帶控們最想要的恐怕還是把身邊各種東西都包上美美的紙膠帶。但是身邊的東西不一定都是平面的板狀物,如果有圓弧突起的部分到底該怎麼辦呢?紙膠帶包山包海怎麼可能不行包圓弧狀的東西呢?
這次拿來示範的就是我本人的手機殼!一般除非是蘋果咬一口家的手機,不然大多數智慧型手機一定都是有些圓弧的,非智慧型手機圓弧的地方更多,如果不做處理直接貼的話,通常都會皺皺的。
當然跟之前一樣,我們還是需要一組搭配好的紙膠帶、一個手機殼、尖鑷子與剪刀。
這次俺決定斜著貼,斜著貼也比較容易遇到需要打牙口的狀況。先把平滑沒有弧度的地方貼好。
然後隨便挑一邊,順著貼,這邊選的是向上方貼。盡量貼到無法平貼為止,這樣會留下一個︿形狀的弧度。
然後把另外一側也盡量貼平,應該會沒有太多空間可以貼,沿著極限的邊緣剪開。剪成有點弧度是小技巧,因為如果剪成平的在有弧度的東西上可能會露出底下的殼。至於要多弧度這真的是要多試幾次才知道,有些圓弧的弧度很小,剪成直的也沒問題。
剪出弧度來的時候,應該都會有一邊的角比較尖,不管怎樣角比較尖的那一側都蓋在下面。因為有尖角日後用的時候很容易就會翹起來,所以用鈍角的部份把它藏住。所以如果比較鈍的那一側已經貼著了,就撕起來一些把尖的那一側先貼下去。
貼的時候要注意,有可能接口的地方會有些凹進去,看起來會比原來的寬度窄(像下面這張一樣)。這樣的話表示拉過頭了,掀起來調整一下角度讓他跟原來的寬度盡量一樣寬(下下張這樣)。
立體弧形的地方貼好了,這邊看起來就是比較簡單的)形。 整個概念其實就是先把立體的地方簡化,讓他盡量平面化。
這樣就可以使用老方法,整齊的剪成普通的牙口。
但因為向下也還是弧形的,所以會需要包覆起來,這時候從兩側往內貼會比較好,最中間的紙膠帶可以把旁邊的蓋住,比較不會翹起來。
包好以後長成這樣,下面一張可以看到鏡頭孔旁邊一點有接縫的痕跡。
有挖洞的地方也要剪開,方形的部分就是從角中間剪開,如果像這樣是長方形的孔,在兩端剪成Y字形就OK。
圓弧狀的口就是先剪成Y字形,再依照他的圓弧多剪出幾個牙口。因為很細不容易剪平均,但大致剪開就OK。
之後再順著邊通通往內貼就可以,邊邊可能多少有點露餡,但這部分就真的沒辦法避免。
撘啦!這樣就完成最主要的一條。
再來從旁邊接上其他搭配的紙膠帶,因為是圓弧狀的殼,所以接縫的地方要更小心不要露出來。
靠近剛剛凹進去的圓弧切口的時候,稍微往內貼一點點蓋住。
遇到孔的地方也是剪開牙口往內貼
繼續往外貼,細版的遇到圓弧比較簡單,一樣是盡量貼到無法平貼之後,等距離剪開向下包覆就好。
即使是比較靠外,有大約半條都遇到圓弧狀也是盡量貼到呈現 ︿ 型再剪開。
貼的順序也是由外側往中間貼。
剩下一小角還是要貼上,最外側靠角角一開始就會是︿型。
以一邊為基準(這邊是以側邊為準)開始等距剪開,剪到另外一邊(這裡就是靠上邊)會變成斜的,這條最先貼,沿著邊緣貼 往側邊包覆過去。
所有的紙膠帶都切齊貼到邊緣就好,因為很多地方是會互相重疊的,通通往內凹進去不但很雜亂,也會太厚;到時候手機很難放進去,也不好拔出來。
所以最後在邊緣再繞一圈把紙膠帶尾巴都藏起來,順便把邊緣包好。
圓角的方形只需要把圓角等距剪開,再多剪一兩個牙口到直邊就好。
先把圓角都包進去,也是要從靠直邊的牙口開始往圓角中間貼。
再把直邊蓋上去,這樣就不會翹起來啦!
把其他蓋到孔的地方也都剪開牙口往內貼,完整的手機包膜就出現啦!
邊緣也很完美的包起來了,剪牙口的時候要注意有些手機殼會有留收音的缺口,要多剪一個牙口讓他露出來。
原本感覺這文好像會很長,沒想到其實也沒有真的很長。立體弧形的東西包起來更沒規則,總結來說就是貼到不能再貼為止,剪開以後包起來。貼好後曲線會變得比較好處理、比較簡單,再剪開包起來,一直重複到貼完為止。
下次拿個球來包看看好了